文章導讀:
因此,環境金融特別重要,利用市場力量來保護環境已經列入環保部十項改革任務之一。環保部已經和部分地方政府在試點合作,由政府和銀行、信貸等機構共同出資建立資金池,這種資金池走的是市場的路子,企業在使用時是有優惠的。海南通過銀政合作的方式已經投資了上百億,如果向全國推廣每年就能提供幾千億的正規安全和高效的資金。
9月17日,環保部規劃司司長趙華林在綠色金融論壇上表示,未來的環境金融市場很大,僅僅依靠中央財政投入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依靠全社會的投入。
趙華林表示,雖然我國的環保領域已經取得巨大的進步,今年上半年單位GPD碳排放多年來降幅最大,但環保的壓力依然非常大,環保部預計2030年我國的能源消耗將達到頂峰,十二五期間我國在環保領域投入總額為5萬億,每年的投入將達到1萬億。
另一方面,趙華林認為在經濟新常態的環境下經濟正在調整結構,“現在的數據表明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的增速都在下滑”,工業的下滑帶來了工業土地財政的下滑,而隨著經濟的壓力,過去由于土地財政將不會再有,完全依靠財政投入已經不現實了。
“過去最高年份我國的財政收入甚至能達到百分之二十幾的增長,遠遠高于GPD的增長,而現在的財政收入增速已經降至GPD增長速度以下。”趙華林指出,財政收入的下降可以想見未來環境保護大規模的依靠政府投入的可能性不大。他舉例說,大氣污染治理計劃的預算是一萬七千億,中央財政去年的投入50億,照這個速度未來5年總額也只有幾百億,和數萬億的投資總額缺口相比差距巨大。而未來水、土壤的的治理差不多也是這樣的,總的需求有幾萬億,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僅靠中央政府的投入是不現實的,需要全社會的投入。
“因此,環境金融特別重要,利用市場力量來保護環境已經列入環保部十項改革任務之一。環保部已經和部分地方政府在試點合作,由政府和銀行、信貸等機構共同出資建立資金池,這種資金池走的是市場的路子,企業在使用時是有優惠的。海南通過銀政合作的方式已經投資了上百億,如果向全國推廣每年就能提供幾千億的正規安全和高效的資金。”
“不能把政府的錢當做唐僧肉”,趙華林表示,政府資每年都投入錢,但實踐證明效果并不太好,主要是效率不太高,而利用市場資金的環境金融既能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也能促進金融事業的發展,非常值得支持。
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