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發布實施以來的20 多年里,我國惡臭污染控制技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從掩蔽法、水洗法、吸附法逐步發展到直接燃燒法、催化燃燒法、冷凝法、生物法、催化氧化法、等離子體法等,從單一的處理單元發展為多種技術組合式應用,惡臭氣體的去除率較以往有了較大提高,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這些控制技術為提高惡臭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提供了技術支撐。下表匯總了常見的各種惡臭污染控制技術的原理、去除效率和適用范圍。實際工作中,應視惡臭排放源排放的物質種類、濃度大小、排放參數等因素選擇相應的一種或幾種惡臭控制技術。


此外,經過20 多年的發展,我國清潔生產也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很多行業通過改進生產工藝設備、升級原輔材料、減少能耗和物耗、加強生產管理,使其惡臭排放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降低。相關技術的應用實施成本分析可參考如下:


來源:生態環境部相關文件